为了强化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专业建设,组织专业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上好“党史课”,将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专业课堂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作为设计原则,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提高专业员工社会实践的导向性。11月21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一年级员工,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带头人王凤贤教授、张磊副教授带领下前往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厂史馆暨“三十六棚”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
“三十六棚”纪念馆全面展示了黑龙江第一家工业企业的发展史和历久弥坚的红色基因,是哈尔滨工业发展的缩影。“三十六棚”不仅是一处地标、一段记忆、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见证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参观了厂史馆“红色历史展区”五个展厅,收藏、陈列历史图片、文物、展品共600余件;追溯了这个大厂的百年历史,通过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照片和文物,了解了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视察的第一家工业企业;洗礼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感受了百年来,一代代哈车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铭记伟人嘱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产业报国的底气、为国争光的胸怀。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王凤贤教授与中车哈尔滨车辆厂宣传部部长阎艳就哈尔滨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开展工人运动的历史文献资料情况进行了交流,形成对哈尔滨工人运动文献资料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的意向。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加深了员工对东北地区早期工人运动史的了解,员工们纷纷表示将弘扬自强不息、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三十六棚”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求真务实,提升时代责任感,始终牢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学习好专业知识,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以青春之躯担时代之责、宣报国之志、奏理想之歌。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将进一步探索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拓宽师生学党史讲党史的方法渠道;结合专业特点,逐步探索构建螺旋上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研学课程体系。(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