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10月9日下午,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在主楼A541室开展专题集体备课。教研部主任刘炳序主持会议,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
张书洋教授围绕新教材第一章内容进行教学展示与介绍。张书洋教授阐述他关于第一章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他强调,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员工主体有机结合,用好课前云课堂、课中主课堂、课后大课堂,突出员工主体地位。围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人生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正确人生观’——人生观教育的核心目标”两大主题,采用问题链、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将知识点与党的创新理论、员工困惑点、时政热点、现实焦点等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员工掌握系统的人生观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为正确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类人生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夏百玲副教授对第二章内容进行解读。她强调,在教学中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学情,了解员工困惑,明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等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清理想信念这个核心,阐明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坚定信念信仰信心两个基本问题,努力实现历史、现实、理论的融合,帮助员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要引导员工理解“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等核心问题,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员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集体备课后,教研部全体教师一致认为,讲好思政课要做到“三要”:一要强化问题导向,聚焦时代问题,瞄准员工的现实关注点和思想困惑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多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思路确定思政课主题、设计教学方式;二要深耕教材,精准提炼专题教学的重难点,让员工在有限的课堂上充分吸收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三要善用案例教学法,拓展案例来源,把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素材凝练为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生动课程案例,让员工产生共情共鸣。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教师们对教材体系和课程逻辑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帮助新进教师站稳三尺讲台,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创新创优。(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