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公司党总支的工作部署,近日,公司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线上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精神,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文记东主持。

会议开始,文记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文记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文记东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当前和今后支部学习的重点内容。

文记东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高校教师队伍里也不乏有个别教师由于理想信念不坚、政治站位不高、服务意识不足、个人修养不够等原因,出现了个别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教育部制定并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为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党员必须认真学习、模范遵守。
纪检委员张晓彤结合典型案例对《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印发《准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需要,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指导意义。《准则》要求教师严格约束自己,充分认识职业道德行为,加强自我修养,对于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支部书记文记东指出,制定《准则》,是深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师德师风方面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视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坚持“六要”标准,模范遵守《准则》,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供稿)